2006年11月8日,全球图形巨头NVIDIA发布首款支持DirectX10的显卡Geofrce8800系列, 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G80。
2005年6月22日,NVIDIA发布了令人瞩目的新一代旗舰产品G70(GeForce 7800GTX),揭开了高端显卡大战的序幕。2005年10月5日另一位显卡巨头ATI发布全新架构的RadeonX1000家族系列,以RadeonX1800XT争夺显卡性能宝座;实力强大的NVIDIA于2005年11月14日拿出了早已准备的武器7800GTX 512M重夺王者地位,至此2005年的显卡王者之争告一段落。
最高性能级别产品的对撼总是那么引人入胜,拥有业界最强显卡的称号对于NVIDIA与ATI来说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实力的体现。2006年王者地位的竞争更为激烈,2006年01月22日ATI发布了X1900系列,以强劲的实力打败7800GTX 512M。当然在2006年3月9日发布的7900GTX让NVIDIA重登性能王座,先进的90nm制程,24管线设计、超高核心频率和极速GDDR3显存都让人热血沸腾。
如今采用革命性统一架构(Unified Shader)的G80已经来到我们面前。
G80带来前所未有的设计,统一Shader架构(Unified Shader)带来强劲的性能。G80完全硬件支持DirectX10的各项先进特性,例如Geometry Shaders、stream out、Improved instancing和Shader Modle4.0,支持这些特性使得Geforce8800 GPU拥有极高性能。所有的DirectX9、OpenGL和先前的DirectX程序和游戏在Geforce8800 GPU的Unified 设计都有高性能的演出。
具备128个Unified Shader的8800GTX具备万亿浮点处理能力(Teraflops of floating point)。GigaThread技术应用在G80,支持数千个线程并行运行。高品质的各向异性过滤、高效的Early-Z技术和动态分支、86.4GB/S的恐怖显存带宽……
G80拥有足够强大马力应付在XHD分辨率和高画面质量设定下畅快进行游戏,16xAA所带来的效果也仅仅是带来相当于4xAA所带来的系统花销。SLI技术会带来接近翻倍性能的提升的表现。128bit精度的HDR和16x抗锯齿的结合带来顶级画质。内建的PureVideo HD功能的G80可以在低CPU占用率上面确保流畅完美的HD和SD Playback回放。有效的功耗占用和管理给Geforce8800带来更好的Performance per watt(每瓦特性能)和Performance per square millimeter(每平方毫米效能)表现。
- 第1页:突破性能的颠峰!NVIDIA G80全球首发评测
- 第2页:Geforce8800 GPU技术分析
- 第3页:2.传统Pipeline模型 VS Unified Shader模型
- 第4页:3.为什么需要Unified shader架构?
- 第5页:4.G80里面的核心部件-Streaming Processors
- 第6页:5.Geometry shader
- 第7页:6.Steam Processing架构的运作
- 第8页:7.Texture和math-相互没有关联的多线程操作
- 第9页:8.Early-Z技术
- 第10页: 9.G80的填充率计算
- 第11页:10.G80的ROP(Raster Operation partitions)
- 第12页:11.Vista、XHD和PureVideo HD
- 第13页:Geforce8800系列显卡赏析
- 第14页:2.为何G80沿用成熟的90nm工艺?
- 第15页:3.认识Geforce8800GTX的块头-富彩8800GTX
- 第16页:4.Geforce8800系列的散热器
- 第17页:5.8800GTX拆解
- 第18页:6.8800GTS拆解
- 第19页:7.高端显卡大集合
- 第20页:8.XFX讯景8800GTX和8800GTS
- 第21页:9.SPARKLE旌宇8800GTS
- 第22页:10.翔升8800GTX和8800GTS
- 第23页:11.盈通Geforce8800GTX和8800GTS
- 第24页:测试平台和测试方案
- 第25页:测试成绩和结果
- 第26页:2.3Dmark06测试
- 第27页:Serious Sam 2、Quake 4和Need For Speed:Carbon
- 第28页:The Elder Scrolls IV:Oblivion和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Chaos Theory
- 第29页:Farcry、Half life和Doom3-三大经典FPS游戏
- 第30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