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巴顿”的辉煌,“速龙”的迅捷,“闪龙”的实惠,“皓龙”的强援……凭借着各代经典处理器,AMD已经在DIY玩家心底牢牢扎下了根。而其中的754平台一直倍受中低端消费者关注,那么在M2来临之前,就让我们再花一点时间,来掂掂754平台的分量。
众所周知,目前AMD处理器市场Socket 754与Socket 939两大平台分立,Socket 939 依靠Athlon64主攻中高端市场,而Socket 754的64位闪龙处理器则立足低端。不过这一状态将在今年第二季度被打破。
在今年的第二季度,AMD将会引入全新的M2接口,从而出现AMD主流市场中Socket 754,Socket 939,M2平台三足鼎立的局面。此外在AMD官方的蓝图中可以获悉,到2007年第一季度,Socket 939平台将会完全被全新的M2平台所取代,而Socket 754平台则至少会延续到2007年的第一季度之后。因此Socket 754平台具有比Socket 939平台更为长久的生命周期。
以闪龙处理器为代表的Socket 754平台在性能方面有着如下特色:
1、集成内存控制器。优势是减少了内存的信号延迟,提高带宽利用率。
2、低功耗和低发热量。754针处理器能耗和发热量非常低,这不仅有利于系统稳定和降低散热成本,更有利于玩家挖掘处理器的超频潜力,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
3、集成了SSE3和X86-64指令集。提升多媒体性能,对X86-64指令集的支持使754闪龙也能支持64位的操作系统
4、价格优势。AMD Socket 754平台之所以生命力强大,不仅仅在于处理器价格相对低廉,更是由于支持该平台的全系列廉价主板的存在,使得用户可以轻松搭建起高性价比的平台。
但是由于Socket 754平台主要定位于中低端市场,因此集成内存控制器并不支持双通道DDR400,不过好在性能差距比之同级别的双通道平台并没有那么大。
市售Socket 754平台主流装机CPU介绍:
CPU型号 | 接口 | 频率 | 核心名称 | 制程 | HT总线 | 二级缓存 |
Athlon64 3000+ | 754 | 2.0G | Venice | 0.13 | 800MHz | 512KB |
Athlon64 3000+ | 2.0G | Newcastle | 0.13 | |||
Athlon64 2800+ | 1.8G | Newcastle | 0.13 | |||
Sempron 3000+ | 754 | 1.8G | Palermo | 0.09 | 800MHz | 128KB |
Sempron 2800+ | 1.6G | 256KB | ||||
Sempron 2600+ | 1.6G | 128KB | ||||
Sempron 2500+ | 1.4G | 256KB |
Sempron处理器方面,较为主流的产品共有4个型号,分别为Sempron2500+/2600+/2800+/3000+,主频分别为1.4Ghz/1.6Ghz/1.6Ghz/1.8Ghz,由于4款处理器的外频同为200MHz,因此造成主频差异的原因仅在于倍频,四款产品相对应的倍频分别为7X/8X/8X/9X,值得注意的是,其中Sempron 2500+/2800+的二级缓存同为256KB,而2600+/3000+的二级缓存则同为128KB。
Athlon64处理器方面,较为主流的只有Athlon64 2800+/3000+处理器两款产品。值得一提的是,AMD曾经发布过一款采用了90纳米工艺制程,使用全新的E6(Venice)核心的Socket754 Athlon64 3000+处理器用以应对当时939接口的Athlon64 3000+的价格上扬,从这一点上也可以体现出Socket754平台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