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OLED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型技术面板的出现,代表着显示技术的又一次进步。不过,传统液晶显示(LCD)技术的发展却并没有因此停滞,比如最近火热的Nano IPS Black面板。正好,最近就有朋友问起关于IPS Black技术的问题,那么它相比传统IPS面板有哪些方面的提升?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当前常见的液晶显示器面板,主要有IPS、VA、TN三种类型。三者的原理都是通过背光模组发射光线,再利用电场调整液晶层内液晶分子的旋转角度,来控制出光量和方向。不过由于各种面板类型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能够呈现的效果也完全不同。
其中,TN面板的液晶分子是采用90度角的“扭曲式”排列,这种排列的好处在于通电状态下液晶分子的偏转速度更快,在响应时间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画面色彩和可视角度方面的表现。VA面板的液晶分子采用垂直排列的方式,只有在通电时才会倾斜,因此它的遮光效果最好,能够实现更高的对比度,但是响应速度相比另外两者要慢一些。
IPS面板采用的是液晶分子在水平面内偏转,因此无论在哪个视角都不会看到垂直排列的液晶分子。这就使得它的理论可视角度达到了178°,基本在任何角度观看的画面都和正面一样清晰不偏色。同时,在色彩表现和响应速度上都有着不错的表现。
当然,相比液晶分子垂直排列的方式,IPS面板在对比度方面的劣势也非常明显,通常最高只能达到1000:1,而对比度最高的VA面板则能实现3000:1。并且受限于结构原因, IPS面板的漏光问题也是受到大量用户诟病的地方。
尽管如此,IPS相比VA和TN还是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很多面板厂商一直在针对这项进行优化,研发出了Nano IPS、Fast IPS等新的IPS面板类型。不过,这些技术提升的都是色彩和响应时间表现,并没有在根本上解决IPS面板对比度低和漏光问题。
LG在CES 2022上首发的Nano IPS Black面板,相当于对传统IPS的又一次技术革新。这项技术通过改善液晶分子阵列的方式,使得液晶分子在关闭状态下的漏光率降到最低。并且提升了面板黑色部分的纯度,将黑电平控制在0.1尼特以内,从而使面板的理论对比度提高到2000:1甚至更高的标准。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IPS家族再添新势力 IPS BLACK到底是什么?https://diy.zol.com.cn/813/8136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