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马配好鞍一:
AMD Athlon 64系列的第一款CPU自从2003年中旬发布以来,经过了两年多的时间,其产品线也已经非常丰富了。另外,相比发布之初Athlon 64的价格也愈发趋向于平民化,我们普通用户也就有了使用它的可能。所以,今天我们就手把手教大家组装一台Athlon 64电脑,以及相关的BIOS设置,相信读者朋友看完这篇文章以后也可以自己动手组装Athlon 64电脑,在获得一台64位高性能电脑的同时从中体验到DIY的乐趣。
主要配置 | |
CPU | AMD Athlon 64 3800+ 939接口 |
散热器 | AVC 疾风战士 |
主板 | 微星K8N Neo2白金版(nForce3 Ultra芯片组) |
内存 | 金邦(Geil)DDR400 256*2 |
显卡 | XFX 6800GT 256M 256bit |
电源 | 九州风神POLO 2.0 |
CPU:
AMD去年推出的K8处理器是CPU架构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在K8处理器中AMD首先启用了一个全新的指令集——X86-64。Athlon 64处理器有2个系列产品,Athlon64 FX和Athlon 64标准版,其中前者实际上就是面向桌面市场的Opteron,支持ECC/双通道DDR内存、Socket 940接口;而后者则是AMD推出的一款经济型64位处理器,采用Socket 754接口,支持单通道DDR内存。不过由于支持Athlon FX处理器的芯片组售价还比较高,而且必须使用ECC内存也是一个比较让人头痛的问题,其中Socket 745的Athlon 64处理器兼容性以及成本控制都要比Athlon 64FX来得更加出色一些,只是仅支持单通道内存使得其性能发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如果AMD能将Athlon64 FX和Athlon 64统一到一个平台上来,上面的问题迎刃而解。AMD很快就拿出了解决方案,今后AMD将全面把Athlon 64处理器过渡到Socket 939平台上。我们这次组装Athlon 64电脑,所选择的CPU就是基于939构架的AMD 3800+ ,Newcastle核心,频率达到2.4G。相对754构架它的L2缓存容量从1MB“降低”到了512KB,但是支持双通道内存,所以性能并没有下降。另外,由于L2缓存的降低,新Athlon 64处理器的核心面积大大降低,这样成本以及散热控制会更加出色一些。
这块CPU是04年第14周生产的
AMD 3800+的背面,上面密集地排列着939个针脚
散热器:
早期的AMD处理器,尤其以毒龙为最,发热量非常之大,所以一款好的散热器就成为了超频的重要保障。时至今日,虽然Athlon 64处理器在发热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搭配一款散热能力强、静音的风扇还是很必要的,这次攒机所使用的风扇为AVC的疾风战士。它是一款支持K8平台的高端散热风扇,采用的是70*70*20mm双滚珠散热风扇,高速和静音是这个风扇的最大特点,另外风扇具有自动温控转速功能,根据CPU的实际温度及时调节风扇转速,以期在散热和噪音上达到最佳的平衡点。
扣具一端有螺丝刀辅助安装装置,不需要工具,就可以方便安装。
在散热片上面使用了大块的铜,而一般的散热器只是用了铜芯,也就是只有散热片中间那块圆圆的同芯轴才是铜,轴外面就是其他金属。这样设计铜片完全覆盖CPU,最大限度地导走CPU的热量。
这块大大的铜散热片足足6mm厚,并且它是采用了AVC独家的插齿工艺,增加了铜散热片与铝散热片的接触面积,让两者结合得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