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大多数玩家来说,一个性能足够、功能完善、稳定性强,而且价格合适的主板,就能满足大部分需求!
因此,在设计主板时,找到用户的普遍需求,重新思考、权衡与取舍,找到一个合适的“甜点”,就是主板设计的重中之重。
于是,铭瑄在经过深度的重新分析以后,正式推出了我们Z690系列DDR4系列产品:铭瑄Z690终结者D4
那么铭瑄 Z690终结者D4这款主板,规格和性能表现如何呢?我们抛开华丽的辞藻,认真的用数据进行分析,从CPU供电、供电散热、内存效能、扩展性、稳定性等多维度出发,来看看这款主板的硬实力吧!
供电模块:
与B660系列相比,Z690增加了CPU超频的功能。因此,能够让CPU超频提供充足的动力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供电模块实力过硬
因此,在设计之初,铭瑄Z690终结者D4就针对16核心24线程的处理器超频状态的功耗进行了针对性的测试,按照即使16核心24线程处理器的日常超频也能轻松应对为基础而设计了8+1+1的十相供电。实测即使在全塔机箱内的测试中,风道合理的情况下能够让IntelCore i9-12900K稳定保持241W的输出效率!
并且,在供电模块中非常重要的Mos部分,使用了单颗即50A的高规格Dr.Mos,理论核心供电支持高达400W!
供电散热
除了硬核的供电用料,供电模块的散热水平也非常重要!铭瑄重新思考了一个问题:“供电散热的本质”。从热交换效率和实际装机的风道情况出发,针对散热的效能以及机箱的常规风道进行了重新的思考!于是,铭瑄的效能向供电散热系统:峰岭式合金散热正式推出!
拒绝了浮于表面的供电加塑料装饰的方案,铭瑄Z690终结者D4采用了两块用料实实在在,不弄虚作假的合金供电散热方案,覆盖面积广,硬核用料才有硬核散热性能!
另外,根据实际装机后的风道,针对性地改用了峰岭式的结构,通过大量的加工切割,让金属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更多,表面积大幅能够大幅提升供电散热的热交换面积。而且根据多向的风道进行了细致的优化!在开放式平台以及机箱内都有更好的散热表现。
DDR4内存效能
铭瑄测试了全新Intel7工艺的混合架构处理器的性能表现,再加上市面上主流的内存频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决定在内存效能与性价比方面进行更好的权衡与取舍。双通道四插槽DaisyChain强化布线,搭配8层PCB的线路强化,针对3600MHz-4400Mhz(OC)频段Gear1模式进行了大幅的效能向优化!让大部分玩家能够更大程度地发挥硬件效能。而针对Gare1以外的模式,大幅强化的线路让玩家能够尝试突破5000MHz+的高频率
扩展接口
对于主板来说,应对未来的扩展需求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样对芯片组的PCIe进行切分,主板怎么进行布局更合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我们重新对用户的需求进行了深度的分析与思考,以及对市面上不合理的扩展进行分析。经过深度的分析,这是铭瑄Z690终结者D4的扩展科目答卷:
未来几年,根据摩尔定律的推断,未来几年的固态硬盘价格将会继续降低。加上过去几年的大量小容量固态硬盘的存量非常大。4个M.2固态硬盘接口就是一个相对甜点的数量!
而且,针对过去几年大量的SATA协议M.2固态硬盘存量,还针对性的设计了一个支持PCIe4.0X4和SATA双协议自动切换的接口。
在PCIe插槽方面,我们发现市面上大多数的主板都有一个问题:插入2.X槽的显卡后,通常会挡住另外的PCIe接口,而目前市面上大量的显卡均为2.X槽的规格,这就相当于有一个PCIe接口是无法试用的。因此,我们在布局上进行了规划,即使插入2.X槽显卡时,所有的接口依然不会冲突。
另外,由于有不少PCIe设备虽然只需要X1或者X4带宽,但接口却采用了全长接口。因此,铭瑄Z690终结者D4设置了两个开放式的PCIe4.0 X4开放式接口,让主板能够同时接入3个全长的PCIe扩展设备。
稳定性
对于一款优秀的主板来说,稳定性也非常重要!因此,铭瑄Z690终结者D4不仅拥有上述的多个优点,铭瑄针对主板使用的稳定性和耐久度,进行了大量设计细节和用料上的优化。在后续的文章中我们将会继续为玩家们进一步介绍,欢迎关注!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甜点规格·降维打击!铭瑄Z690终结者D4甜点之选http://diy.zol.com.cn/788/7885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