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买手“试假”
在淘宝的知识产权投诉中,最大的难点恐怕便是如何确定是否侵权以及取证。根据倪良的披露,淘宝网知识产权的投诉中,有50%的投诉都是不成立的,而主要原因则是证据不足。
而为了解决假货难以验证的问题,淘宝网在内部成立了颇为神秘的“神秘买手”部门。
“我们专门投入一定的资金,找淘宝以外的人去有知识产权侵权嫌疑的商户购买商品,然后将买回的商品交给鉴定部门或者第三方鉴定方验证是否侵权。”倪良称。
品牌商渠道纷争成投诉重要源头
“品牌厂商内部代理商的纷争也是知识产权投诉的重要组成部分。”倪良表示。据悉,在淘宝网的投诉中,有相当部分是品牌不同代理商的扯皮。
“举个例子,某个暴利的品牌,它的一线代理商能拿到4折的价格,而四线代理商只能拿到7折的价格,以前,都是四线的代理商直接面对消费者,因此消费者在线下能8折拿到商品。而现在,一线代理商就可以直接在网络上销售了,他可能5折出售商品,这就令四线代理商不满,来淘宝投诉一线代理商。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倪良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当当网、京东商城等也曾被投诉商品未获品牌授权,而最终调查却发现,很多矛盾是因为品牌商内部的渠道纠纷。
“互联网正在颠覆传统品牌的渠道,这是品牌商应该自己去解决的。”倪良表示。
打假:为淘宝上市铺路?
从淘宝网成立伊始,假货就成了备受诟病的话题,延续至今,假货质疑也成了淘宝上市的绊脚石。去年11月,淘宝被USTR列入“恶名市场”名单,主要是因为淘宝出售各种侵权产品。
对此,淘宝方面表示不满。上月,阿里巴巴集团发言人表示,阿里巴巴已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以下简称“USTR”)提出抗议,称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淘宝持续做出大量努力,不应被列入USTR的“恶名市场”名单,要求将淘宝从“恶名市场”名单中除名。
“无论是整体上市还是独立上市,如何从假货泥淖中脱身都是马云和淘宝必须要设法解决的,这也是淘宝投入人力物力打假的重要原因,当然,打假的难度也很大。“分析人士称。
淘宝数据显示,2011年,淘宝网共处理侵权商品信息6320万条,其中接受投诉受理的商品信息处理量为870万余条,淘宝网主动通过专项打击、神秘购买鉴定等方式处理量超过5400万条,处罚会员70万余人次。其中在一季度淘宝网开展的“涉嫌假冒伪劣和侵犯知识产权商品专项”行动中,就处理相关信息约2500万条。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