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页阅读全文(共4页)
数字时代,是勤劳者的黄金时代,也是盗窃者大行其道的时代。以脆弱的字符密码作为身份标识的人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身份标识被窃贼盗用,劳动成果被黑手攫取……
有人终于对字符绝望了,在一台叫“指纹识别仪”的器具上按下自己的手指,喊出一声铿锵的誓言:“我自己才能代表我自己!”
指纹识别,正是这样一项以你自己作为标识的技术。今天,就让我们掀起指纹识别技术神秘的面纱来。
指纹历史探幽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指纹技术发源地。据考古学家证实:公元前7000年到6000年以前,指纹作为身份鉴别的工具已经在中国开始应用。在那个时代,半坡人已经懂得将自己的指纹印在陶器上。
从宋代开始,中国出现印有起草者指痕的文件。由此可见,远在宋代指纹已经成为获得官方认可的身份验证方式。
而指纹成为一门学科,却是近代的事情。19世纪初,科学家们发现指纹有两个重要特征:两个不同手指的指纹纹理不同人的指纹纹理的式样终生不会改变。这个研究成果使指纹在犯罪鉴别中得以正式应用。
20世纪60年代,一些有前瞻意识的人发现计算机可以有效地处理图形,于是他们开始着手研究利用计算机来处理指纹。从那时起,自动指纹识别系统AFIS的风潮席卷世界,指纹识别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在世界许多国家展开。
20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光学扫描这两项技术的革新,使得指纹取像成为现实。但是这一时代的研究仍然处于概念阶段,高昂的成本使得指纹设备只能成为实验室里昂贵的摆设。
时至今日,低价取像设备的飞速发展、可靠比对算法的出现为指纹识别系统的应用提供了条件,使得指纹识别系统的量产成为现实。
而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为更严谨的身份识别系统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也使指纹识别技术从单纯的犯罪取证功能里脱离出来,在其他领域中得以应用。短短几年来,指纹存储设备和指纹门禁系统等指纹识别设备像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出现。
指纹设备的应用
指纹设备能取代口令密码,成为新的身份验证方式。它那专人专用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广受欢迎。但是指纹设备究竟能用在什么地方呢?
实例一:个别离退休人员的亲属,在离退休人员丧失领取养老金资格后(如死亡等原因),隐瞒不报,以离退休人员的名义继续冒领养老金。天津市采用了指纹设备,将退休人员指纹录入计算机,采用指纹验证的方式发放养老金,有效做到“防冒领”。
实例二:很多单位采用IC卡作为考勤工具。但是代打卡的情况屡禁不止,使得考勤系统形同虚设。并且由于时常有员工忘记带卡,所以会出现人在上班,但是考勤计算机上却显示该人缺席的不合理情况。不少单位采用指纹考勤系统之后,这以上情况得到根本解决。
本文导航
- 第1页:苦雨中的远征 指纹识别技术全解析
- 第2页:苦雨中的远征——指纹识别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