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DIY攒机 > 土老冒谈硬件 >

传输速率、存取时间和缓存 硬盘重要性能参数解析

土老冒谈硬件 硬盘基础知识百科全书

CNET中国·ZOL 作者:中关村在线 向中 责任编辑:向中 【原创】 2007年10月27日 06:10 评论

● 传输速率、存取时间和缓存 硬盘重要性能参数解析

  Z博士:通常我们测试硬盘会有以下几个数据:传输速率、存取时间、突发传输速率。

  首先我们来说说传输速率。硬盘的传输速率分为内部传输速率和外部传输速率。目前我们经常听到的SATA硬盘(或者叫串口硬盘),即Serial ATA 硬盘,它采用点对点的方式,实现了数据的分组传输从而带来更高的传输效率。Serial ATA 1.0版本硬盘的起始传输速率就达到150MB/s,而Serial ATA 3.0版本将实现硬盘峰值数据传输率为300MB/s,当然,这个传输速率是指峰值速率,并不是硬盘能持续以这个速率进行数据传输,其理论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土老冒谈硬件 硬盘基础知识百科全书

测试硬盘性能的常用软件:HD Tune

  事实上,对硬盘传输速率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其内部传输速率。目前硬盘的内部传输速率也正是整个PC的瓶颈所在。采用垂直记录技术的希捷7200.10系列硬盘的内部传输速率大约在72MB/S左右,与SATA 3.0 300MB/s的外部传输速率相比显得太渺小了。这就相当于我们修了一个8车道的马路,但每天的车流量仅需要3车道的马路就能够满足了,如何提升硬盘的内部传输速率是硬盘厂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土老冒:俺听说RAID-0可以大大地提高硬盘的内部传输速率,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土老冒谈硬件 硬盘基础知识百科全书
RAID-0后,硬盘的性能提升明显

  Z博士:这当然是真的。用两块硬盘组建RAID-0系统后,硬盘的内部传输速率一般都可以超过100MB/s,这对硬盘的整体性能提升是相当明显的。当然,RAID-0会降低数据的安全性,只要其中一块硬盘出现问题,那么用户面临着RAID-0系统两块硬盘上所有数据丢失的危险。

  土老冒:看来组建RAID-0还是有利有弊啊,我们建议用户三思而后行。刚刚博士放了一张HD Tune的图片,那个曲线是不是就是硬盘传输速率的曲线?

  Z博士:是的,曲线越平滑,代表您的硬盘稳定性越好,如果硬盘曲线波折较大,那么说明这款硬盘的稳定性不是很好。

  土老冒:那硬盘的“存取时间”又是指什么呢?

  Z博士:硬盘的“存取时间”是指磁头找到指定数据的平均时间,通常它是硬盘平均寻道时间和平均潜伏时间的和。平均存取时间最能代表硬盘找到某一数据所用的时间,数值越小越好。

  土老冒:那么什么又是“突发传输率”呢?

土老冒谈硬件 硬盘基础知识百科全书
采用SATA接口的磁盘一般在突发传输速率上具有优势

  Z博士:其实这跟“外部传输速率”是一个意思。它指系统总线与硬盘缓冲区之间的数据传输率。与接口有关,SATA3.0接口的硬盘一般在突发传输率上比较占优。

  土老冒:那什么是“缓存”呢?俺经常听说8M、16M,这个当然是越大越好,但它的具体作用是什么呢?

  Z博士:目前主流硬盘的缓存一般为8M,高端一点的达到了16M。缓存也是内存的一种,其数据交换速度相当快且运算频率高。 硬盘的缓存是硬盘与外部总线交换数据的场所。硬盘读取数据的过程是将磁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后,通过缓存一次次地填充与清空,再填充,再清空,一步步按照PCI总线的周期送出。

  数据的写入方式分为写通式和回写式两种。写通式在读硬盘数据时,系统先检查请求指令,看看所要的数据是否在缓存中,如果在的话就由缓存送出响应的数据,这个过程称为命中。这样系统就不必访问硬盘中的数据,由于缓存的速度比磁介质快很多,因此也就加快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回写式就是在写入硬盘数据时也在缓存中找,如果找到就由缓存就数据写入盘中,现在的多数硬盘都是采用的回写式硬盘,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性能。 因此我们在价格几乎相当的情况下,同容量的硬盘,应该尽量选择缓存大的产品。当然,16M缓存的硬盘相对8M硬盘的性能也不可能提升100%的性能,其优势还是要在进行大量读写操作时才体会得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频道热词:主板  cpu  显卡  
视觉焦点
DIY攒机土老冒谈硬件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硬盘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