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DDR2对I/O Buffer的改良,导致在频率上高于DDR内存2倍的预读取能力,DDR2不仅比DDR有更快的运行速度,DDR2在功耗上也有很大的突破。DDR2的工作电压是1.8V,这个技术参数比DDR下降了大约0.7V,接近30%的功耗差距。此外,DDR2内存的封装形式也高出DDR一筹,DDR2基本采用了FBGA封装形式,与DDR常用的TSOP/TSOP-II相比,FBGA能够提供更优异的电气性能和散热条件,而这也是DDR2的运行频率能够更快的原因)。显然DDR2内存的这些特性非常适合组建低功耗高性能平台。
从《极速!找出适合AM2闪龙使用的DDR2内存》和《AM2再战939!曝光AMD平台鸡肋性能真相》等文章看到,DDR2 533性能太差,而DDR2 800性能虽然不错,DDR2 667最为合适(并且搭配LGA775平台,性能也不错)。可惜目前内存疯涨,DDR2 667和DDR2 800价差已经缩小在50元以内,而且以460元以上的价格购买DDR2 667似乎不太爽,惟有咬咬牙直接购买一条DDR2 800。
威刚A-DATA红色威龙系列漂亮的散热片我们已经很熟悉了,正中间除了标著有DDR2 800规格以外,还写着一个“Vitesta”,这是 “Vitesse”(法文,意为Speed)与“data”两字意之组合,隐含极至速度的意思。当然散热片不仅仅是为了外观更好看,良好的散热性能为内存带来更好的稳定性。
从内存的标签上看,这款512M内存采用32M×16的双面颗粒设计,CL值为5。
512MB DDR2 800内存选用常见的墨绿色PCB基板,拿掉散热片之后,可以看到整个产品做工非常精细,彰显出大厂的气质, PCB基板布线设计独具特色,6层PCB板采用大面积覆铜设计,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短程的布线也为减小信号的延迟以及引线间的信号干扰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内存正中间设置了存储内存各种信息的SPD芯片。
威刚的做工严谨扎实,这款内存的金手指全部采用电镀金工艺制作,在使用中能有效的抗摩擦破损,防止氧化层产生,保证金手指与接触部位的良好导通性,微型贴片电容和8PIN电阻排装贴整齐,焊点均匀饱满。
建议:Intel的LGA775平台和AMD的AM2平台全面支持DDR2 内存,令到用户的升级变得非常方便。用户除了可以很方便的升级内存容量以外,甚至可以狠心的整个平台换掉,因为也仅仅只是需要更换主板和处理器而已。目前购买单条DDR2 800绝对是时势所逼,不过换一种想法,DDR2 800可以用较好的参数运行在DDR2 667的频率,而且DDR2 800对于以后升级成为3600+ X2和Core 2 Duo以后还大有用场,这样想的话直接购买DDR2 800并不亏。
3.AM2廉价平台C51G
AM2 Sempron 2800+处理器搭配C51G主板,可以说是目前最具性价比的全整合购机方案,所以AM2 Sempron 2800+成为了最受欢迎的AMD阵营中的低价明星,C51G功不可没。 对于C51G,相信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它是NVIDIA开发出来的首颗可以支持DirectX 9.0c 及 Shader Model 3.0规范的整合型主板芯片组,凭着性能不错的内建GeForce6100显示核心和较易接受的零售价格,C51G成为过去一年卖得最好整合主板。
适逢CPU产品更新换代,为了进一步巩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近期NVIDIA再次推出单芯片版本的C51G——MCP61,准备取代目前仍采用南北桥双芯设计的 MCP51 + nForce410/430 。那么我们应该选择C51G还是“崭新”的C61系列?
C51家族 | C61家族 | |||||
代号 | C51G | C61V | C61S | C61P | ||
北桥 | Geforce 6100 |
Geforce 6100 |
Geforce 6150 |
Geforce6 NVIDIA nForce 400 |
Geforce6 NVIDIA nForce 405 |
Geforce6 NVIDIA nForce 430 |
南桥 | nForce 410 |
nForce 430 |
nForce 430 |
- | - | - |
GPU频率 | 425 | 425 | 475 | 375 | 375 | 425 |
DirectX 9 SM 3.0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TV编码器 | 否 | 否 | 是 | 否 | 否 | 否 |
TMDS/DVI | 否 | 否 | 是 | 否 | 否 | 是 |
PCI-Express |
1x16X |
1x16X 1x1X |
1x16X 2x1X |
- 2x1X |
1x8X 2x1X |
1x16X 2x1X |
MPEG-2/ WMV9 播放 |
标清 | 标清 | 高清 1080p/1080i |
标清 | 标清 | 标清 |
视频缩放 | 标准 2x2 |
标准 2x2 |
高品质 5x4 |
标准 2x2 |
标准 2x2 |
标准 2x2 |
SATA/PATA | 2/4 | 4/4 | 4/4 | 2/2 | 2/2 | 4/2 |
SATA规格 | 3.0GB/s | |||||
RAID功能 |
0、1 |
0、1、0+1、5 |
0、1、0+1、5 |
0、1 |
0、1 |
0、1、0+1、5 |
以太网 | 百兆 | 千兆 | 千兆 | 百兆 | 百兆 | 千兆 |
USB 端口 | 8 | 10 | ||||
NVIDIA MediaShield | 支持 | |||||
NVIDIA nTune |
支持 |
根据NVIDIA官方说明,C61将分成P、S、V三个型号,分别是Premium(加强型)、Standard(标准型)和Value(经济型)的简写,同时可针对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其中C61的图形核心将继续沿用Geforce6100,规格特性当然也没有变动:90nm制程、支持DirectX 9.0c和Shader Model 3.0,拥有两条像素渲染管线、1个定点处理器,最大可共享256M系统内存,植入南桥后的Geforce6100性能可能有所削弱,其中C61V和C61S的GPU默认频率只有375MHz,比起C51上Geforce6100的425MHz要低了50MHz,这可能是因为南北桥整合后发热量有所提升,所以C61S和C61V上的图形效能会稍打折扣。
经过详细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还有很多地方C61系列要比C51芯片组有所精简,例如TV编码功能、高清视频播放功能、视频缩放、扩展用的PCI-E图形接口和SATA硬盘接口等,C61都明显要比C51弱一些,其中PCI-E插槽上,C61S是削弱版的PCI-E 8X,C61V上甚至没有任何PCI-E图形插槽,而完整的PCI-E 16X和DVI数字接口都只有在加强型号的C61P中才能见到。
C51G虽然采用南北桥分离的设计,整体功耗比C61的单芯片设计可能较为逊色,但是功能搭配更为强大,整合图形核心的频率也是比C61系列优胜, 关键地方是C51G支持全速PCI-Express X16接口,自然是升级平台的关键所在。因而目前成熟的C51G更值得大家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