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勇揭黑幕:数据恢复行业陷阱
有一定资历的老用户都会记住1998年4月26日这个日子,当天CIH病毒大爆发,大量电脑陷于瘫痪且数据灾难接踵而来。江民KV系列杀毒软件从KV300开始就逐步引入数据恢复概念,CIH事件中免费为其正版用户成功修复硬盘近万块。有人计算了一下,如果按照现在数据恢复的最底标准,每块硬盘收费1000元,江民在那次CIH病毒灾难中为社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千万元,这还不包括由于数据丢失可能会引起的其他重大经济损失!不过峰回路转,如今数据恢复行业已经变成一颗摇钱树,各种黑幕也令客户胆战心惊,行业规范性的缺失导致数据恢复服务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数据恢复服务商分类:呼唤专业服务商
在涉足这一市场之前,必须对整体的市场格局有大致的了解。目前数据恢复服务商主要分为三类:由原本硬盘维修转型而来的服务商、依托大型服务商的新进小规模服务商以及超大型强势专业服务商。无论是经营模式还是技术实力,这三类服务商都可谓千差万别,有时候选择哪一种类型的服务商就基本决定了数据恢复的成功率。
由原本硬盘维修转型而来的服务商一般都规模很小,以工作室的形式面对客户。然而硬盘维修毕竟与数据恢复有着很大的区别,特别是一些专业级的软件修复以及RAID磁盘阵列,更多面向个人用户的硬盘维修商往往实力不济。依托大型服务商的新进小规模服务商则完全扮演了“二传手”的角色,接到客户的任务之后,其自身的技术实力与设备往往无法胜任,转交给超大型强势专业服务商成为其生存之道。
对于客户而言,或许这样也能成功恢复数据,但是不敢保证这些“二传手”的选择是最为合适的,价格因素的搀杂使得情况变得扑朔迷离。很多接触过数据恢复业务的客户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部分服务商在恢复过程中总是拖延时间,其实就是因为寻找其他服务商之间的中间环节所造成的,而这种模式自然也会造成服务价格明显不合理地偏高,甚至对用户的数据保密性的承诺也是一句空话。
毫无疑问,超大型强势专业服务商才是用户真正值得选择并且可以信赖的。这类服务商有着完整且严格的操作流程,同时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专业设备。客户从中得到的完全是更为放心的服务,将问题硬盘或者其他存储介质交给服务商,一切都由专业工程师来搞定。由于没有任何繁琐的中间环节,而且有技术实力支撑,因此恢复的成功率会高很多,而且数据保密性也让人放心。然而目前超大型强势专业服务商在国内很少。
已经形成全国规模连锁的飞客数据恢复中心
低价背后的陷阱:软件修复变开盘操作
对于客户而言,对比不同服务商之间的价格十分正常。但是数据恢复服务并不可能像其他零售业那样简单地报价,往往需要实际检测之后才能有明确结论。然而部分小规模的服务商就是利用了这一特殊性,在客户的电话咨询中往往报出很大的价格范围,其中底线通常低得惊人。“我们这里的软件故障的收费只有200元,但是开盘等硬件修复价格相对较高……”,这样的言辞很多客户都领教过。
不得不佩服电话营销的策略,不少客户因此而兴冲冲地登门拜访,但是得到的结果往往并不尽如人意。由于数据恢复经常十分紧急,迫于时间与精力上的双重压力,客户在登门之后多半会选择屈服于其高价格。更为骇人听闻的是,所谓的检测甚至只是一个幌子!
象飞客等为代表的正规大型数据恢复中心经常接到这样的客户:该客户已经在其他服务商那里检测过并告知需要支付几千元进行开盘操作,而且这类客户通常是企业客户。然而并非所有的企业用户都会这样不计成本,部分有经验的人员还会现场考察服务商的实力。在转而寻求帮助时,工程师发现所谓的“开盘操作”完全是子虚乌有,这仅仅是软件故障,只需要千元不到即可轻松恢复!事实上,这类数据恢复的难度并非很大,绝大多数服务商都能轻松操作,只不过整个数据恢复行业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被少数用心不良的服务商钻了空子。
除了一些恶意乱报价,有时因为技术实力欠缺也会造成报价错误。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硬盘在加电后有异响,不少数据恢复公司以为这就是磁头卡住,一定要开盘操作。然而根据工程师所说,其实很多加电后有异响的故障是硬盘固件问题,只要刷新固件就可以顺利解决。一般而言,固件类维修费的价格只有开盘恢复的一半不到,因此其中的差价已经让遭遇数据灾难的用户蒙受巨大损失。
工程师震怒:数据遭受二次破坏
数据恢复服务的特殊性要求用户在发现问题以后立即停止对存储介质的任何操作,这样才能提高恢复的成功率。但是对于整机厂商而言,所有的质保承诺仅仅局限于硬件设备,也就是说硬盘故障后所引发的数据危机与之毫无关系,负责为用户更换或者维修硬盘已经算是“克尽职守”。如果寻找整机厂商,此时无异于“自讨苦吃”,因为所谓的售后服务根本没有从用户的本源需求出发,尽快确保硬件设备完好反而牺牲了数据。
如果说用户因为缺乏相关知识并寻求了错误的求助模式而导致数据恢复无能为力还情有可原,那么一些中小规模数据恢复服务商的二次破坏则实在让人震怒。很多在其他数据恢复中心开盘或者软件修复失败的客户会转而寻求大型服务商的帮助,但是工程师经常发现此时数据已经遭到了二次破坏,不仅恢复难度加大,而且部分内容甚至已经无法挽救。
客户的数据价值连城,究竟是什么使得这些实力欠缺的公司如此大胆呢?深入行业后就会发现,数据恢复就像扑点球一样:扑住了便是大功一件,失败也无需承担责任。数据恢复的特殊性使得服务商无需在失败之后承担过多责任,甚至还像外科手术那样事先填好了服务单,其中也包括对失败情况的预计。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服务商自然也就有持无恐,大胆练手之后客户的数据很容易遭到二次破坏,使得最终的故障情况雪上加霜。
行业内的国际玩笑:百万级洁净间
硬盘在工作时,其盘片在电机的带动下高速旋转,磁头与盘片之间的距离小到颠毫。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密封的高净度环境保证盘腔内没有灰尘颗粒,因此不用担心盘片被划伤。大家在看过上述硬盘结构解析后一定会对灰尘划伤盘片的说法感到十分奇怪,因为盘片的材料十分厚实,怎么会在面对小小的灰尘时那么脆弱呢?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困难,因为盘片上真正起到存储作用的磁介质其实非常薄,大约只要几百个微米。此外,高速旋转中的盘片在与灰尘颗粒撞击时形成的冲击力非常大,就好像起航中的飞机禁不起小鸟的迎面相撞一样。
既然硬盘腔体内部对灰尘如此敏感,那么开盘工作时就必须保证足够的洁净度,这甚至比医用的无尘室要求更高!对于封闭空间内的洁净度,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以单位体积所含的尘粒数作为评判标准,而且综合“≥0.5微米尘粒数”和“≥5微米尘粒数”这两项指标,最后以十级、百级、千级、万级、十万级……标识。
硬盘腔体内的洁净度可以达到十级,但是普通大体积空间在通常情况下很难做到。由于硬盘开盘操作时不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基本上百级环境就足够使用。如果出于降低成本的需求,使用千级洁净度的洁净间也可能开盘成功,但是并不排除损坏硬盘与其中数据的可能性,危害性还是非常大。至于部分中小服务商,更是采用万级甚至更低档次的操作环境,此时已经完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洁净间,仅仅是一个操作台而已。真正的百级洁净间应该在大体积的空间下至少达到高于千级的标准,然而内部的操作台进行二次过滤,从而顺利实现百级洁净度.
然而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目前很多数据恢复服务商为了宣传而号称自己建立了万级甚至百万级洁净间,从概念上说他们并不错,甚至有关部门也无可奈何。但是由于非正规的中小服务商数量众多,因此久而久之让客户以为数值越高表示洁净度越高,这实在是一个惊人的弥天大谎。
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很多服务商所谓的百万级洁净间仅仅是一个操作台,此时环境中的灰尘还是很多,而且很容易导致硬盘损坏。之所以这类服务商敢于大胆练手,主要是因为数据恢复行业的特殊性保证服务商即便操作失败也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而且这种简陋环境下开盘也并非没有可能修复数据,只不过成功率大幅度下降而已。但是对于为数据而焦急的客户而言,此时意味着数据在危险的环境下飘荡,很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二次破坏。
百级超净间